秸秆焚烧问题,既涉及粮食安全、又涉及农民收入、也涉人民健康、还涉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并涉及城市达标、且涉及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具体问题,秸秆焚烧问题年年受到了公众、媒体、政府和科学家群体的普遍关注和发声。然而大家观点并不一致,舆情冲突不断涌现,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笔者本着“不在热点时间讨论热点问题”的精神,收集关注了一些典型高阅读量的文章,梳理并归类观点,力图形成理性解答该问题的有效“公式”,以利该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一、基本共识
舆情的特点总是各说各话,煽风点火,网红时代更是如此。解决一切争论,我们需要形成一定的认知共识。笔者试列举之:一、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它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二、我们为了改善人的生活条件,才努力改善环境;我们不能为了改善环境,牺牲基本生存条件;三、已有的生活方式既有合理性(历史传承),又有可改进性(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否需要改变取决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四、否认以上三个基本共识的都是在耍无赖。下面我们结合公众号等自媒和官媒观点正反讨论一下秸秆禁烧的利弊所在。
二、典型舆情观点讨论
1、感情文化牌
秸秆禁烧首先是一个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问题(常识一),我们不能牺牲农业与农民的根本利益来搞环境保护(常识二),一些自媒体和人大代表,关心农民利益的本心是好的,但往往存在片面性。
一是认为秸秆禁烧工作恶化了土壤质量,增加了病虫害问题。事实上我国中东部地区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已有十多年时间,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增产,这说明即便存在以上问题,但总体上可控,达不到影响农业及粮食安全的程度。当然,除了总体问题,个体问题也应重视,这个应通过技术进步来解决,避免管理一刀切。
二是认为祖祖辈辈都在烧,这是一种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社会的转型升级。我们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人口不断增长,工业排放也不断增加,人民生活也不断提高,污染叠加导致环境不断恶化。我们是希望固守传统的贫瘠呢?还是不断发展呢?所以毋庸置疑污染方式也需要腾笼换鸟,为现代文明的发展腾出更大空间(常识三)。当然,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特定人群的合法权益,不能一味牺牲农民利益,保护工业利益,应该通过补贴和生态补偿等政策实现公平减排。
高阅读量的参考文章:
2、科学认识牌
科学界容易形成这样一种认识,认为理论上合理正确,我们就应该这样去做,而忽视了可操作性、文化习惯、民俗情感等问题,这一点在另一些问题如熏制腊肉和烟花燃放上尤为突出。事实上,禁或烧的问题往往由个人或部门利益决定,针对这个问题搞派别对立、夹带私利、以科学性漠视要挟公众情感都只会使矛盾更趋尖锐,近年来这一舆情问题非但没有减弱而且还不断增强就是明证,所以相关各方要加强沟通,发扬全过程民主,协商解决共同的利益问题。再说,历史证明,科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正确与谬误交织出现(特别是个别科学研究在个别地点针对个别问题的实验结果),也不宜神化其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关于科学利弊的高阅读量的参考文章:
h、“禁止私熏腊肉”:是有意为某企业开“偏灶”有所图,还是真为改善空气质量?
3、控制技术牌
以上讨论的都是该不该、对不对的问题,就算我们统一了共识,要想把这个问题解决还存在一个能不能的问题(常识三)。秸秆禁烧的替代技术是什么?可用不可用?稳定不稳定?成熟不成熟?适用不适用?都是需要研究的。
国内开展秸秆高效利用几十年了,从生物质发电、气化、深翻、沼气利用、压缩成型等,形成了大量的技术。但不可否认,不同种类的秸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都会对这些技术提出新的挑战,没有一项技术是全能的,尽管在宣传上每种技术都想吹嘘为万能的。
笔者认为,任何技术都不应只停留在实验室和实验效果上,因地制宜开展实地应用性研究非常重要。只有那些稳定、适用、经济性的技术方法才能大范围推广;只有能大范围推广了,我们才有资格要求农民放弃焚烧,否则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下面介绍一些秸秆利用方面的高阅读量文章:
4、管理效率牌
秸秆禁烧是个长期工作,我们已为之努力了十多年,中东部地区已产生明显成效,但还需继续努力。但东北地区的秸秆禁烧还没找到很有效的办法,每年春季仍是引起重污染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有效的管理应该是自发的,而不是强制的或是猫捉老鼠式的,要实现这一点就要下力气开展管理机制研究,该补贴的补贴、该上什么技术上什么技术、该专家指导的组织专家指导,宜禁则禁,宜缓则缓,或者针对气象条件及时预警,遇有利扩散条件时有组织地烧,避免一刀切。针对确实可能出现的“恶意焚烧”事件,加强科技防控水平,秸秆焚烧问题最终必能取得胜利。
结论:
秸秆禁烧是个敏感问题,笔者本着“不在热点时间讨论热点问题”的原则,避免激化各方,希望通过归类并进行理性分析,实现各方间的和解,避免舆情中的派别对立。未来,希望通过科学、技术、管理、利益相关人各方的充分沟通协商,发扬全过程民主的精神,通力合作,这一问题终将根本解决。
撰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段菁春,康盼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