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我国不少城市相继开展了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在环境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究竟什么是“源解析技术”,它在分析雾霾成因时发挥了什么作用,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
其实就是刨根问底,追宗溯源。以大气颗粒物为例,源解析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一,颗粒物里包含什么成分(难度系数1.0);二,找出这些成分的来源(难度系数10.0)。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技术工作,由于各地采用的技术方法不统一,缺乏一致的技术要求和科学规范,造成颗粒物解析结果可比性较差,既难以实施城市间的横向比较,又不能为分析同一地区颗粒物来源的演变特征提供充分依据。
首先,应按照环境管理需求对颗粒物排放源进行分类。其次,调查各类颗粒物源的排放特征,根据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确定颗粒物排放源的排放量,建立颗粒物排放源清单,从而可以统计颗粒物排放总量及各区域、各行业、各类颗粒物排放量,定性或半定量识别重点排放区域、重点排放源对当地颗粒物排放总量的分担率。
受体模型主要包括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和因子分析类模型。化学质量平衡模型不依赖详细的排放源强信息和气象资料,能够定量解析源强难以确定的源类,如扬尘源类的贡献。首先,通过颗粒物源类调查、识别,确定主要排放源类(种类、点位和数量)。其次,采用科学规范的采样和分析方法,进行颗粒物源类和受体样品的采集及化学分析,从而构建颗粒物源类和受体化学成分谱,选用合适的CMB 模型软件进行解析。因子分解模型法根据长时间序列的受体化学组分数据集进行源解析,不需要源类样品采集,通过颗粒物受体样品的采集及化学分析,选择相应的因子分解模型,基于源类特征的化学组成信息进一步识别实际的颗粒物源类。